【再生醫學】幹細胞不是萬能,沒有幹細胞萬萬不能

2020-03-13

 幹細胞不是萬能,沒有幹細胞萬萬不能  - 請按此連結

根據GBIResearch,2001年,全球幹細胞市場規模約3.3億美元;2004年,達到近10億美元,2007年,規模增加到近20億美元,每複合成長率約34%。據2014年,國際細胞治療研討會上專家預測,2020年,全球幹細胞產業規模將達到4000億美元。
 
幹細胞是機體的原始細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或組織器官,被稱為「萬用細胞」。根據功能分類,幹細胞可分為全能幹細胞(Totipotent)、多能幹細胞(Pluripotent)、專一性幹細胞(Unipotent)。
 
成體幹細胞是成體各組織器官中的幹細胞,其分化潛能較窄,是機體組織器官後天修復再生的基礎,又稱為組織幹細胞。如:神經幹細胞、造血幹細胞、骨髓間質幹細胞、上皮幹細胞、肝幹細胞、胰腺幹細胞等。
 
在自然條件下,成體幹細胞傾向於分化成所在組織的細胞,參與組織更新和損傷修復;在外界條件誘導下,成體幹細胞可橫向分化成其他組織的細胞,參與這些組織的損傷修復。
 
幹細胞治療 在爭議下仍奮勇往前

幹細胞移植治療技術,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飛躍式的醫療手段,讓人體各個器官修復及更新。和胚胎幹細胞所引發的道德爭議相較之下,成體幹細胞較為大家接受。
 
利用成體幹細胞進行治療最大的困難是,並非所有的組織器官皆能分離出幹細胞,且數量很有限,若以其他器官分離出來的幹細胞發育成其他組織細胞,其移植和功能性皆低於原器官分離出的幹細胞。
 
經由體外培養的幹細胞,其特性常常會在培養過程中改變,其研究結果可能與臨床情況不同。若是由病人人體分離幹細胞進行治療,其幹細胞也可能有發病的潛在因子,進行移植配對尋找捐贈者則是相當耗時的過程。
 
研究上,成體幹細胞分化的功能尚未完全釐清,使用幹細胞治療,仍有一定的風險存在。
 
幹細胞治療領域廣

幹細胞治療是由自體或異體的健康幹細胞移植或輸入患者體內,以達到修復病變細胞或重建功能正常的細胞和組織的目的。幹細胞治療作為某些難治性疾病的新型治療手段,被生命科學界寄予無限的希望。
 
目前,幹細胞治療技術正在從臨床研究,逐步向臨床應用階段的過渡期。研究發現,幹細胞療法治療可以應用的領域有: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實質器官損傷或病變、免疫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和代謝性疾病等。
 
血液系統疾病主要是白血病,是臨床應用較早也較為成熟的領域;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氏綜合征、老年癡呆症、小兒腦癱、脊髓損傷、運動神經元病等。
 
實質器官損傷或病變,如:肝硬化及其併發症、腎功能衰竭及尿毒症等;免疫系統疾病,主要是利用幹細胞的免疫調控作用,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等;心血管系統疾病,如:心肌梗塞、血管病變等。
 
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等;其他領域,如角膜幹細胞治療眼部疾病、幹細胞美容等。
 
骨髓造血幹細胞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幹細胞治療主要臨床應用領域,全球現每年大約有6萬例骨髓移植術和4萬例的臍血移植術。
 
此外,其他來源的幹細胞產品正逐漸步入臨床應用階段,多元面向的疾病類型大幅增加,未來可能會超過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數量。